搭飛機只要超過 3 小時,對身體就是一種負擔。
⠀
腰酸背痛、肩膀緊、小腿浮腫、頭痛、耳朵痛...平常陸地上沒有的問題,在空中全部都會出現。
⠀
這篇文章,我會教你如何運用一些小技巧,讓十幾個小時的長途班機也搭得像是睡旅館一樣舒服。分成「物品、劃位、行動」三大部分:
⠀
- 物品篇:這 14 樣東西搭飛機必帶
- 劃位篇:選座位風水指南
- 行動篇:喝水最重要
⠀
⠀
⠀
1. 壓縮襪
2. 寬鬆、多層次的衣服
3. 飛行耳塞
4. 隨身小包包
5. 保暖外套
6. 枕頭套
7. 事先下載好要看的影集
8. 下載航空公司的 App
9. 行動電源
10. 一套換洗衣物
11. 帽子
12. 護唇膏、護手霜
13. 頭痛藥
14. 療癒點心
⠀
⠀
⇨ 窗邊位子最適合睡覺。
⇨ 大空間選擇 1:「中間靠走道座位」。
⇨ 大空間選擇 2:「靠後面的座位」。
⇨ 隱藏秘技:乾坤大挪移。
⠀
⠀
⇨ ⠀ 上飛機之前,事先把會用到的所有東西拿出登機箱。
⇨ ⠀ 大量補充水分。
⇨ ⠀ 避免喝咖啡或酒精。
⇨ ⠀ 在飛機上複製你的睡前習慣。
⇨ ⠀ 避免時差,一上飛機就把手錶設定為當地時間,照著吃飯、睡覺。
⠀
⠀
在飛機上長時間不移動,且環境乾燥讓身體輕微脫水,很容易形成腳部的靜脈血液栓塞(又稱為「經濟艙症候群」)。
⠀
尤其是超過 40 歲、正在服用避孕藥、剛動完手術的族群,都是屬於高風險群。
⠀
因此強烈建議,搭長途飛機,一定要穿壓縮襪幫助血液回流,萬一真的形成血栓,跑到心臟是心肌梗塞,跑到大腦就是中風,不是開玩笑的。
⠀
同時也要多補充水分,多去幾趟廁所也讓你保持走動,促進血液回流。
⠀
⠀
太緊的衣服也會影響血液循環,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。而且搭飛機本身就有點不舒服了,盡量穿寬鬆的衣服會讓搭機的過程舒服一點。
⠀
另外也要多層次穿搭,因為飛機上的冷氣可能會比機場更冷,除了毛毯以外,也要隨時多準備一層保暖衣物。
⠀
⠀
飛機爬升、下降壓力變化,都有可能引發耳朵的不舒服,就是所謂的「飛機耳」。
⠀
一般處理方法是「嚼口香糖、吞口水、打哈欠」等,但如果你有輕微感冒症狀,耳咽管在發炎狀態,這些方法都沒有用。
⠀
這時候最好準備一副「飛行耳塞」幫助調節耳朵壓力變化,才不會痛。
⠀
⠀
最好是掛在脖子上的小包包(如圖)。起來上廁所時可以戴在身上,不用擔心貴重物品不見。
⠀
不管是一個小包包還是背心口袋,確保你有一個固定放手機的地方,用拉鏈拉起來,這也可以避免手機掉到座位的縫隙裡面。
⠀
⠀
飛機上的毛毯不一定舒服,可以的話最好帶一件自己習慣的保暖外套、背心。
⠀
⠀
想好好睡一覺,但飛機上的枕頭太小不好睡怎麼辦?沒問題,帶個小枕頭套,多要幾條毛毯,把外套、背心...所有軟軟的東西都塞進去,你就有一個大枕頭了。
⠀
⠀
飛機不一定有 WiFi,不管你是用平板還是手機看,可以先把想看的影片下載好。
⠀
⠀
有些班機可能沒有機上娛樂系統,而是用機上的特殊 WiFi 提供你飛行資訊、機上娛樂影片等,讓你在自己的手機或平板上看。這個通常使用航空公司的 App。
⠀
有些航班資訊、變動通知,航空公司也會用 App 第一時間通知。搭乘班機時可以先下載好,到了目的地再刪掉。
⠀
⠀
座位上不一定有插座,多帶一顆行動電源比較保險。(機上通常都可以使用,除了少數航空會規定起飛降落時要關閉。)
⠀
⠀
搭了十幾小時的飛機,落地前換一套新的衣服,可以讓你自己感覺更有精神一點,準備好迎接這場旅行。
⠀
這也是多一層保險:萬一行李托運不見了,至少身上還有一套衣服可以換。
⠀
⠀
頭部保暖,也可以充當眼罩使用。
⠀
⠀
機上非常乾燥,避免水分從皮膚上流失太多
⠀
⠀
可以緩解脫水造成的頭痛。在長途飛機上,備一點藥物會讓旅程舒服很多。
⠀
⠀
飛機餐不一定好吃,療癒點心是讓旅途舒服必備物。
⠀
⠀
⠀
⠀
優點:有風景,也有一點點個人隱私空間,不會被叫起來讓人出去上廁所,可以安心睡覺,還有一面牆可以靠。
⠀
缺點:空間比較小,體型大的人建議坐走道。
⠀
⠀
飛機的「中間座位」是最少人劃位的區域,所以只要飛機沒有坐滿,你的隔壁高機率是空位。
⠀
⠀
飛機後方的位子也是比較少人劃位的區域,容易有空位。
⠀
重點是可以使用「乾坤大挪移」:當所有人都已經登機坐定,機艙內還有空位的話,你可以跟空姐提出需求,詢問是否可以幫你換到比較空的座位。
⠀
只要情況允許,空姐通常都會幫你安排。
⠀
有些人會為了換位子,刻意等到最侯才登機,這樣可以在入座的時候就提出這個需求。但這樣做會有個壞處:萬一頭上的行李艙滿了,你很難找到鄰近的地方放 carry on 登機箱。其實照著正常順序登機就好,坐下來之後再問空姐。
⠀
但也記得,空姐並沒有義務幫你換座位,請保持風度與禮貌,就算被拒絕了也謝謝對方。
一邊是走道,另一邊是沒有人想劃位的位子,「飛機後段,中間靠走道座位」是在經濟艙中,空間最大的風水寶地。
⠀
⠀
⠀
飛機上的濕度是 5~12%,比濕度平均 25% 的撒哈拉沙漠還要乾燥。
⠀
長時間待在超乾燥環境裡,人體會悄悄的脫水,然後就出現皮膚乾燥、頭痛、水腫等問題。
⠀
解決方法?喝水,喝水,喝水。
⠀
最好帶一個水壺,在通過安檢後,登機前找飲水機裝滿。在飛機上,你也可以拿這個水壺,直接到機艙的 Galley 備餐區,請空姐幫你裝水。
大量喝水也會讓自己一直起來上廁所活動身體,避免靜脈曲張。
⠀
這兩項都是會讓身體脫水的飲料,容易造成頭痛。
⠀
如果你在家裡習慣睡前「刷牙、看一點書、關燈睡覺」,那就盡量在飛機上做一樣的事情,幫助自己進入睡覺的心情。
⠀
然後照著這個時間吃飯、睡覺。你可以用褪黑激素輔助,在當地要睡覺的時間來一顆讓自己入睡。
⠀
這樣就不用在小小的走道空間裡打開登機箱找東西很狼狽。
⠀